民以食為天

◎鄭永光

滄浪第廿六期 綠靜軒 2012-08-31

近年港人的生活趣味有了很大的轉變,很多人對旅遊和飲食越來越有興趣,很多著名作家都以搜羅世界各地美食為寫作題材,而且都賣錢。俗語說:「民以食為天」,倒很有道理。吃得好的確可以令生活多添一點穩妥的感覺。

一般人喜吃豬肉,我偏愛牛肉。每當看著一客伴著濃汁,散著肉香,熱氣騰騰的牛排端上桌時,我便不期然感覺到滿懷希望;然後咀嚼著肌理整齊,肉質入口堅實的肉排時,即時感到有一股能量在身體裏滾動,為加班工作後倦極的身體,昏漲的腦袋充滿電。

我偏愛牛肉,不但因為味道好,也有別的原因。牛很能吃苦,一生勤勞,所以練成一身紮實的肌肉。牛沒有別的技能,就靠著一身肌肉,一股幹勁,只幹自已有把握的田間粗活,堅決不躲懶,不做自己沒把握的事,活得有尊嚴。對我來說,吃牛排已不止是吃牛排那麼簡單,已成為對自已的一種鼓勵了。

火窩最適宜一大幫朋友圍爐大嚼,新知舊雨,天南地北,無所不談。酒過三巡,不知誰先談起公司裏的王經理,大家同聲說他處事霸道,不講道理,然後齊噓一聲,以求一快。一下子話題又轉到新一代球王朗拿度身上,大家為他在技術和足球觸覺上漸趨完美而喝采,然後又有人為UNIQLO這個新進日本牌子休閒服的魅力而鼓掌。

大伙兒在胡扯著,我微微醉了,但也還要分心搜索桌面的食物,看準一塊鮮嫩的肥牛,放入窩中,繼續聊天,同時保持警覺,等到牛肉剛熟的一刻,馬上夾上來,一口吃掉,吃火窩一定要吃得爽快,也要吃得全飽,半飽便沒有意思。吃飽才能讓菜的鮮甜,肉的香嫩和湯的甜美發揮至極,化成揮之不去的滿足感。

吃火窩由開頭到結尾需要一套完整的動作,吃的東西和談話的內容可以改變,以迎合興趣不同的朋友,從醉中作樂,到談天說地,到大口狂吃,這中間的步驟必須一絲不缺,順利完成,包保會帶來一丁點兒人生樂趣。試想想,在志雲飯局裏,無線大班和城中名人一面吃著一頓天價的晚餐,一面揭秘式地撩動城中火熱話題,那又是另一番景緻,倒也合了一部份人的胃口。但我還是喜愛許冠傑式的平民飯堂。他有這樣的描述:「噉啱又茶樓齊共上,良朋談動向,花雕㗳幾両,要煲佛跳牆。」吃就要吃得這樣鬧烘烘才夠意思。

長輩經常這樣教訓後輩:「我已經上岸了,你還在海上浮沉。老弟啊!總要處處小心,好自為之啦。」言下之意,在海上浪蕩的確需要很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。總覺得我愛吃的海鮮,蝦、蟹、蠔、帶子、蜆、都有很強的自我增值技能,所以能在大海裏立足。它們都像是雜技團裏的一分子。雖然外貌平凡,但都身懷絕技。就像蚌,裏面不但有彈性豐富又鮮甜的蚌肉,還可能藏有珍珠。也許有了這種異能才能在大海裏生存。同樣道理,蝦、蠔、帶子等都是百變精靈,新鮮時吃它,超好味。它們會停留在口裏,顯得依依不捨,非得與你的味蕾磨蹭夠了,才願意被你吞下。曬乾了,它們又會以完全不同的口感,和另一個同樣刺激食慾的面貌出現,唯一不變的是,不管鮮的或是乾的,它們都是美食。

香港號稱為「美食天堂」。希望由今天開始,這片土地會有愈來愈多像牛一樣勤懇的老百姓,愈來愈多像海鮮一樣多才多藝的人才和愈來愈多念舊的朋友,互相扶持。這樣香港就可以由「美食天堂」變身為「生活天堂」了。